INFORMATION
伯俊學院
商品管理究竟是品牌的點金石,還是潘多拉魔盒?
2021-10-19 16:01:17
我們都知道有效的商品管理可以增加業績,降低庫存,提高毛利,提升單店店效,規避期貨風險等。其中貨品補調在整個商品管理流程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。今天的文章我們將和大家分享:關于貨品補調這件事,企業目前是如何做的?遇到什么問題?
 
  
經常買買買的年輕人們,完全抵擋不住新品的力量,但血拼時常遇到缺色斷碼的掃興情況。身邊的時尚業內人士,近幾年卻老是在說,高庫存現象影響企業現金流,甚至引發企業資金鏈斷裂從而倒閉。
沒錯!消費者只感受到門店缺貨,而零售企業則更心痛庫存積壓。
今年服裝行業繼續延續嚴峻局勢,被提到最多的詞,就是行情不好。大家都感到日子比以前難過了,盤子大的最多也就緊縮一點,關些門店降低成本,小公司資金一旦跟不上就非常煎熬,甚至倒閉關門。在這樣的背景情況下,服裝企業庫存積壓的問題也越發凸顯。當然,產生低迷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當前市場環境走勢低迷,也與消費者快速成長和服裝企業傳統商業模式落伍有關。
 
  
2007年以來達芙妮實體店數量 
  
某鞋服企業倉庫
反觀Armani、Chanel這些以設計驅動的品牌,以及ZARA、優衣庫這些依托高效價值鏈運營的品牌,可以看出,庫存問題凸顯了很多服裝企業發展的頑疾所在:產品同質化嚴重,品牌優勢并不明顯、易取代,產業鏈過長制約品牌對消費者的把握。雖然過度開店和壓貨帶來指數增長,卻也只是虛假繁榮。
 
  
央視報道拉夏貝爾關店清倉 
  
FOEVER21閉店清倉的圖片
貨品流轉,補調責任大
目前大多數企業通過多渠道分銷,加速貨品流轉速度(補調)以及降低折扣來提高貨品的出清速度,最大程度減少庫存積壓的可能性。關于貨品補調這件事,企業目前是如何做的?遇到什么問題?通過調研知名鞋服零售企業,總結得出有以下幾類:
第一類:心有余而力不足型
上百種專業標簽,企業的商品部門業務流較清晰,補貨調撥頻率固定,但由于門店數量、商品因素等原因,每次處理數據量巨大,時耗較長,且門店商品無法全方位得到覆蓋。此外,門店間補調產生的無效數據也較多。用商品人員的話來講:"看到這么多的數據,頭都大了,根本不想去做這些數據。"總有一款適合你!多區域覆蓋,商圈選擇力更強!
第二類: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型
補調需求由終端門店直接通過近期零售數據提出,商品部門業務審核。這類補調流程,數據支持少,且由于業務流混亂,造成無效調撥居多,大大浪費物流費用與時間成本。
第三類:計劃趕不上變化型
商品部門和終端門店共同商討補調業務,決策時間長,終端門店補調執行力較差,貨品缺失率高。相應的,可以理解為:多數企業商品部門的補調業務工作流程,目前仍處于2G、3G、4G時代。
2G:終端門店依據門店銷售自主補貨
3G:商品人員協同終端門店發起補貨單據
4G:商品人員使用表格工具發出補調指令,相對來說更為準確,但耗費時間較長
門店補調業務可以有效加速貨品流轉速度,讓店鋪與貨品更加匹配,
降低季末可能成為庫存的機率。同時,可以通過計算處理,降低補調過程中因無效調撥而產生的物流成本與時間成本,快速實現貨品最佳分布,滿足門店銷售。
 
  
方法落后,貨控干活難
調研過程中,企業商品部門人員也是槽點多多:
"數據太多,看不過來!""誰家都缺貨,不知道怎么篩選!""調來調去,還是賣不出去!""上班時間短,補調要加班做,不想加班!""下達的指令,終端門店行動差,總是拖拖拉拉耽誤時間。""……"
在聽了商品人員的哭訴后,總結如下:
1. 受工具制約,沒有意識到實現全局貨品最優分配,以滿足下一個銷售周期的銷售需求為最核心目的。
2. 缺少工具輔助,無法做到精準、快速、有效的計算,當涉及門店與門店之間的最優匹配時,會花費他們過多的精力與時間。
3. 發出指令后執行力差,無效功太多。
行業需求不斷變化,消費市場持續升級。慶幸"5G"已來,信息化工具帶來便捷生活和工作。辦法總比困難多!智能算法能給時尚行業帶來怎么樣的改變?請拭目以待!
上海伯俊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滬ICP備08006789號-7 | Copyright 2021 Burgeon Co LTD . All Rights Reserved